九零军嫂有空间
浞水清清 (一) 当王创业再次踏入青山理工学院的校门,空气仿佛都香甜起来,甜过初恋。艺术设计本科毕业的他,壮志踌躇,一心想建立一番名镇青山的事业,他主持创办过学习班、设计工作室、墙绘工作室,可以说把自己的所学发挥到了极致,特别是学习班,教授英语、美术,吸引了多达36名小初学生前来报名学习,对一个刚刚初出茅庐的大学生来说,简直是再成功不过了,08年的夏天,大部分同学还拿800每月的收入,36名学生的学费已经达到可观的7200元了,绝对的天文数字,王创业上镇上买东西,都大方的坐上了2元起步的蹦蹦,羡煞旁人。加之理工学院新校区坐落的金钩村,穷乡僻壤,孩子多、能人少,王创业的英三脚猫功夫无人能出其右,学习班前途一片光明,学生慕名前来,一度招聘三名没找到工作的同学教授课程,自己只在家长前来探班试听时才出来秀几句英语,平常都是躺在宿舍怀疑人生,滋润到一塌糊涂。也许再过几年,这民办初等教育就要在金钩打出一片不大不小的名堂,一个紧急电话打乱了王创业的美梦。回复 @2197401779:为什么都是已删除?(二)“创业啊,最近挺好的吧”“要注意身体啊”父亲的声音从电话那头传来,声音低沉,甚至透着些许无力。王创业的父亲是西峡村远近有名的强人,老革命后代,长期以来,除了了根正苗红和穷以外也没有啥突出优势。年少凭着一点机灵考上高中,在上大学就没人供给了,好在那会体制门槛低,加上出身好,一毕业就顺利进当村乡镇,当了几年敲钟公务人员,每天也能整个块儿八毛,吃口安稳饭,然而内心确一团火热,80年代下海潮一兴起,老头子头也不回,直接下海就经商了,连本钱都没有,借了一圈亲戚朋友,凑了百十块钱,骑自行车去烟台拉布进货,很快就做大做强,挣起了百八十块一天的大钱,块八毛的日子是彻底看不上了,后来又做饲料、做兽药、做加工,直到拥有了一家百十人的小加工厂,也算功德圆满了,当起了西峡村响当当的人物。然而和中国所有家庭一样,老子和儿子的关系总是有些个不言而喻的紧张,从王创业能记事这二十年来,老头子从没有语言上关心过王创业,于是如今这并不太明显的关心却也让王创业很不适应,顿时也不自在起来,“有事您快说,没事我还忙着呢”,王创业打断父亲,不耐烦的插了句话。”父亲顿了顿,说道”如果有空的话,就回来趟,我最近身体不太舒服,你回来也帮帮家里“。王创业突然一激灵,这么多年不管多难,也从没有见过父亲说过怂话,也没主动关心过王创业,有啥事都是叫创业妈安排,如今这样安排,难道是家里...王创业不去多想,马上收拾东西,把开的正红火的培训班交给了手下同学,麻溜的窜回老家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