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岁婴儿脚长对照表
80后的我,生活得不断面临选择 我的家乡常宁,普通的湘南小城,在这块土地上过了20年整,直到上大学才离开,以后就极少回了,印象中小城很落后,没有产业,打牌成风,城里的人除了体制内、就是开档口做买卖营生的,乡下中青年人(我的父母辈)在90年代赶上广东开放,都南下广东讨生活,他们留下老人和小孩在家里(我跟了爷爷几年,92年爷爷过世,就去了外婆家,从小学到高中毕业,足足十年留守儿童的经历,这个经历给我留下了很大影响,后面再细写),一方或夫妻两个都去了广东找工做,每年春节赶回来一次,把挣回来的钱给小孩交生活费交学费,还要孝敬老人,这样年复一年,日子艰难地过着,总算熬到了小孩读完初中或高中,小孩要去更远的地方上大学,也有些中学毕业就走上社会的,他们就又得考虑给儿女买房以备婚事,那时候在工作地买商品房还不流行,绝大部分都是想着把攒下来的钱带回去在老家风风光光的建个两层房,最多也就在县城买套商品房的想法,这样一折腾下来,他们自己也步入老年了,解决了房子和儿女婚事,对农村人来说,他们肩上任务也差不多完成了,心理会踏实很多。但后来再回看这现象,他们就是被地产开发商收割了,辛辛苦苦攒下一笔钱,全砸县城一套商品房上面了,以至小孩读完书出来发展事业需要资金,再无力支持,从自身经历看来,父母当年的这个选择对自己影响很大,自己读的是计算机专业,当时的新兴专业,热门专业,当时这行业也就北上广深能有合适的就业机会,回老家就业那是不现实的,进体制内,没有背景关系难于上天(家族亲戚大多92年前后去了广东,人际关系都断了,也没有体制内的人),就这样毕业后,先后在深圳,上海,然后广州写代码干了10年,一晃就35了,又面临着小孩回去还是带在身边读书的选择,佛山这边到2016年左右学位极紧缺,没有户口,不是引进人才子女是没机会进公办学校的,读民办就得交高昂的学费,在选择面前,回想起老家当年的贫穷和落后,和常年留守儿童对自己留下的影响,就跟孩子他妈商量着在这边买房读书,孩他妈也是老家的,虽然没有做留守儿童的经历(她妈妈一直在老家,直到他们毕业再出来的),但对老家的落后感受也是差不多的。就这么着,我们两个拿出各自的积存在佛山这边买了房,随后又把户口迁了过来,(读大学把户口迁学校了,毕业迁回原地成了镇上集体户口、城镇户口,不能享受村里征地补偿),这样,在这边有了房,感觉有了家,父母也在这边,一家人在一起,总还是幸福的,这样过了5,6年,小孩渐渐大了,能独立了,父母年龄上来了,他们是回去老家还是留这边,是个很难的选择(我是独子,上面有个姐姐嫁在远地),好在他们目前还身体健康,做着一份清洁的工作,给了做选择的缓冲时间,但3,5年后终归要有个选择的,现在担心的倒不是家乡的贫穷落后,随着房地产发展,乡村振兴的大政策,老一辈打工人回流,已经好很多了,水泥路、路灯,自来水、化粪池乡下都有了,真正担心的是他们年过70、甚至更大年龄了,行动不便,没人在身边,谁来照顾呢?父母在生活上已经习惯了,也可以引导他们在观念上的改变,不一定非要落叶归根……若远在老家的父母老到真的走不动了,子女在外地工作又不能经常回家照顾父母,父母每天的起居饮食又需要人照料,那只有两个办法处理:一是送去当地的养老院生活〔老人要乐意去才好〕;二是居家养老,请个保姆来照顾老人。 父母在生活上已经习惯了,也可以引导他们在观念上的改变,不一定非要落叶归根…… 和我同样的处境,老家衡阳,也在佛山安家了,父母年级也大了都七十了两个家确实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