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交二航院
辽宁党史人物传•第16卷赵侗(8)(转载) 五、筹集军火挺险入关求援助北平西郊再组国民抗日军 第二天一大早,赵侗和母亲出门秘密联系原救国会的几位成员,经过几天努力收集到3只手枪和1100元钱。随后,赵侗与母亲又四处联系购买武器。因为日军进攻,29军撤离北平,匆忙中遗落很多枪支弹药,还有一批在北平没有撤走的军警藏有枪支,急于卖掉,换些生活费用,价格很便宜,这次收集枪支很顺利。两三天的时间,赵母用筹集的款项,还有部分通过关系赊账,共收集到短枪19支、步枪20余支,机关枪4挺,3皮箱各种子弹。武器集中起来以后,赵侗母亲把武器用被褥分批包裹,雇了两辆毛驴板车,一辆载着棉被包裹的机关枪,自己装扮成出城的难民坐在上面,另一辆车载着用衣物包裹的步枪、手枪和子弹,由潜进城里的王新华、吴新民押送。赵侗乘坐一辆黄包车怀揣手枪以应对突发事件。3辆车稍稍拉开距离往西直门走。7月30日29军撤退后,日军又把一批旧警察收拢起来,在城门站岗,盘查来往行人。出城门时,两个伪警察要搜查赵母坐着的行李包裹,赵侗等悄然贴近,衣襟下的手枪顶住伪警察的腰。当时日军留用的伪警察还没有发给枪支,只是徒手站岗,伪警察见到这种情形,便不敢搜查了,毕竟大家都是中国人,心里已经明白八九分,立即放行走人。这次运送枪支化险为夷,顺利到达抗日军集结地。当留在妙峰山的战友看到收集来的枪支弹药时,莫不欣喜若狂,抗日热情又高涨起来,抗日信心更加坚定。有了武器也鼓舞了信心不够的队员,避免了抗日军内部的波动。